三下乡|岁月如梭,时光飞逝

岁月如梭,时光飞逝,转眼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已临近尾声,也意味着我们的志愿者活动的结束,在活动的最后几天,我们的志愿者成员们越发的忙碌起来。



一大早,我们调研组及其他成员便在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潘村村委会,向潘村书记了解到了更多潘村目前的现状。据了解,目前潘村人口共2511人,8个自然屯,青年大多在外务工,老人则在家务农和教育家中年幼的小孩。潘村目前有56户是精准扶贫户,共201人。这里的一些供村民日常锻炼的休闲器材主要是由国家拨款所筑。且潘村的学生无辍学情况,这里的学生对学习都抱有极大的热情。我们还了解到潘村有12个退役军人,并从书记口中得知其中一个退役军人陆友清爷爷的住所及生活情况,所以,我们便前往其住所,探望他老人家。



结束了潘村村委会的调研,我们便带着我们的慰问品赶往陆友清爷爷的居住地——灵屋村,一路上我们得到了村民的热心帮助,搭乘我们来到了三公里外的灵屋村。



一下车我们便看到了陆友清爷爷,他今年已经85岁了,身体还是非常地硬朗,我们看到陆友清爷爷与儿子孙子居住在一起,三代同堂,生活得非常的幸福美满。在聊天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是1950年自愿参军,并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,与我们的传奇人物彭德怀司令并肩作战。抗美援朝结束之后还参与了边防建设,继续保卫祖国。



陆友清爷爷还与我们分享了他的荣誉勋章,交谈中还讲到他的小孙子去年也去参军了,脸上满是自豪。



虽然陆友清爷爷退役多年,但是作息时间还是没变,晚上十点休息,早上六点起床,十分标准化的部队作息时间。闲聊一阵之后,我们与老人一起合照留念结束了此次的拜访。



从灵屋村回来,我们还遇上了当地正在晒谷子的村民,发现他们人手不够便主动要求帮助他们,虽烈日当空,我们每个人脸上却洋溢着助人之后满足的笑容。

南宁的天说变就变,不到半会儿功夫,天气开始变得阴沉沉的,刚准备吃午饭的我们赶紧放下手中的碗筷跑去帮助村民收稻谷,在我们的帮助下,村民们很快收完了稻谷并对我们表示了感谢。



一天就这样在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中过去了,我们的三下乡活动也即将落下帷幕,但在这儿度过的每分每秒都将使我们受益终生。